法律博物馆
前言当前位置:法律博物馆 > 前言
       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值得我们传承。
 
(博物馆一角)

       创办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初心就是展现中华法系中的法制文化,通过多感官的交融与学习,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法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社会的民生期盼,是法治进程的图文演释,是传播法治的灵动展示,是学生课外感知法律的体验课堂,是商界人士获取法治思维的训练基地,是政界理解法治的生动场所,是大众生活关注法治的有益去处。
 
(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


       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一件件法律文化藏品向你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法律故事。从古自今,逐一陈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铸在青铜上的中国第一份判决书;你还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离婚、结婚证;你还可以解读各色法谚,领略法文化的简约美和智慧。

(博物馆一角)



       馆藏的普通法院、专业法院的司法文书及法律文书,各时期各类司法裁判文书、各式各类法律文书,更是贯穿我国法律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及各种类型,对梳理我国法律发展及文书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意义。

(熙蜀法律文化移动博物馆)


       此外,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引领下,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创新普法形式,一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直播,带领大家云参观博物馆;另一方面设立熙蜀法律文化移动博物馆,结合法治进学校、法治进社区、法治进企业等不同主体,让各个群体近距离参观法律文物,感受法治文化。


(我所主任蒲一豪带领同学们参观熙蜀移动法律文化博物馆)



(“福”、“法”相依文化墙)



       青少年普法是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部分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熙蜀法律文化移动博物馆。蒲主任用一个个生动的法律文化故事,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普法教育活动,目前已有10万余人参观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学法用法。为使普法的科学化体系化,熙蜀所还主编了《新时代·青少年普法教育丛书》,该丛书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青少年,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为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成人版系列普法读物。蒲一豪主任个人还在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举办的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的青少年普法活动中,荣获全国先进个人。
 


 



 

       开法律之门,传法治之音。熙蜀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律文化、法治教育进行输出,让更多的人从“走近法律”到“走进法律”的转变,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率先探索、砥砺前行,正在努力打造一座创新普法、科学普法的法宣基地,一座对全民开放的法律文化博物馆。我们也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加入普法行列,让普法变得平凡而生动。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我把法律文化讲给你听。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剑南大道中段716号1栋B座(瑞鑫时代大厦)11层3号附02号
电话:028-87668266
邮箱:2270055422@qq.com
【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